针刀培训
s


 
 最新医学动态
 推荐医学动态
 医学动态

陈义汉教授《心房颤动分子遗传学和细胞电生理学研究》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作者:针刀培训…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01-12 15:13:27 【字体: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1月10日,陈义汉教授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殊荣 

1月9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传来喜讯。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我院陈义汉教授的《心房颤动分子遗传学和细胞电生理学研究》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殊荣。 

该项目属心血管疾病分子遗传学和细胞电生理学领域。 

该项目通过对心房颤动家系的遗传连锁分析,首先把心房颤动致病基因定位在第11号染色体末端;然后采用定位侯选策略,在心脏钾离子通道基因KCNQ1中发现了一个改变氨基酸编码的点突变;最后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细胞电生理学手段,证明该变异体可以引起心房颤动的基础电生理学改变,从而证明KCNQ1为心房颤动致病基因。 

该项目主要研究成果为: 

1.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心房颤动致病基因,揭示了心脏钾离子通道分子变异可以诱发心房颤动:该基因位于11号染色体上D11S1363和D11S1346之间的关键区域,该区域里的心脏钾离子通道α亚单位KCNQ1基因发生了A418G变异,使得编码蛋白发生S140G突变。该突变位于KCNQ1高度保守的S1跨膜区。S140G突变急剧增大KCNQ1-KCNE1和KCNQ1-KCNE2电流密度;彻底地改变了KCNQ1-KCNE1通道门控特性和动力学特征,产生明显的瞬时激活与去激活的电流和电压线形关系。 

2.揭示了心房颤动的两个细胞电生理学机制,佐证了心房颤动的经典生理学假说:S140G与K1CNE1或KCNE2作用,导致超极化电位状况下的内向钾离子电流急剧增大,这样的电流变化可以稳定静息电位,使得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而当S140G与KCNE1或KCNE2一同表达时,也引起去极化电流下外向电流大幅度提高,如此的电流有助于缩短心房动作电位的复极相。以上两方面客观地佐证了基于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的心房颤动的主流电生理学假说—“多子波折返学说”。 

3.证明了一个钾离子通道基因可以设计多种心律失常:心脏钾离子通道基因KCNQ1分子变异不但可以导致长QT综合征,还可以启动和维持心房颤动。 

4.显示心房颤动存在遗传变异性:心房颤动存在一个以上的分子遗传基础。 

该项目论文被SCI收录,在发表后近两年的时间里已经被他人引用50次。引用的刊物包括《Nature》、《Nature Medicine》、《JAMA》、《Circulation》、《Circ Res》等。《Science》、《Nature》、《JAMA》、《Circulation》和《JACC》等杂技先后发表新闻或评论。 
 
版权所有: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培训学校  京ICP备19014186号
咨询电话:400-6666-810 / 010-80725466 /80725478 / 52573160     传真:010-64124241  Email:790855106@qq.com
地址:北京针刀总医院内(昌平区天通苑西三区26号楼16门) 邮编:10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