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马里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野生的疟疾传播者——冈比亚按蚊大多数可能具有抵抗疟原虫的能力。科学家称,这一发现可能为全球防治疟疾战略提供新思路。
疟疾是危害最重大的传染病之一。每年全球有3亿人感染、其中超过100万人死亡。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而原产于非洲的冈比亚按蚊是疟原虫的主要传播者。早先的研究中,科学家已发现相当一部分野生蚊子能抵抗疟原虫,但其中的机理一直不甚明了。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马里巴马科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在28日将出版的新一期《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非但发现大多数野生冈比亚按蚊能抵抗疟原虫,而且还找到了蚊子体内的抗疟原虫基因。
研究人员说,他们在马里各处采集了101只雌性野生按蚊让其繁殖后代,然后用疟疾感染者的血液喂养下一代蚊子。在这101个按蚊家族中,有27个繁殖了20只以上的幼蚊,达到了基因型的标准,其中又有22个家族的第二代蚊子体内不带有任何疟原虫卵囊,表明它们具有抵抗疟原虫感染的能力,约占89%。
由于抗疟原虫的按蚊家族所占比例很高,研究人员推测,大多数野生按蚊实际上能够抵抗疟原虫,而易感染疟原虫的基因型才是少数,其原因可能是按蚊免疫系统的缺陷。他们进一步发现,在按蚊的2L染色体上有一小段区域,可能对抗疟原虫发挥作用。这段区域包括约1000个基因,其中一个名为"APL1"的基因尤其关键。
领导这一研究的明尼苏达大学副教授维尔尼克认为,这一发现可能对全球防治疟就有重要意义。他说,实际上传播疟原虫的蚊子在按蚊中属于极少数,未来人们可以用一些真菌杀死感染疟原虫的蚊子,让抗疟原虫的健康按蚊繁殖下去,这样防治疟疾可能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