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针刀医学创始人朱汉章教授2006年10月14日凌晨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朱汉章简介
朱汉章 ,教授、主任医师 ,系针刀医学创始人。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针刀研究中心主任 ,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理事长、中国传统医学手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骨伤》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骨伤外固定学会常务理事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骨伤研究会理事和客座教授等。
朱汉章经多年探索 , 在针灸、推拿和中医中药等临床研究上均有湛深的造诣 , 并结合现代西医学发明了小针刀疗法和小针刀器具( 获国家专利 ), 受到海内外人士和医学科学界的关注。他在担任南京金陵中医骨伤科医院院长期间 , 运用小针刀疗法治疗了大量骨伤科难治和不治之症,从此誉满全国。 1986 年荣获全国骨伤科 " 华佗金像奖" 。1988 年小针刀疗法荣获第 37 届尤里卡世界科技发明博览会金牌奖 , 朱汉章本人获"军官勋章 " 。 1990 年任南京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 1991 年被西安医科大学特聘为客座教授。 1991年 9 月被泰国特聘为泰中医药促进会名誉顾问。1993年任中国中医研究院长城医院院长,近 10 年来举办了110 余期全国针刀医学培训班及 100 多期地方培训班 , 学员达十万余人。从87年开始至2006年,分别在南京、深圳、沈阳、西安、成都等地召开了七次全国针刀医学学术交流大会,1999年、2003年在首都北京召开首届国际针刀医学学术交流大会和2003国际针刀医学论坛和正在筹备2006年十月成都第三届成都国际针刀医学学术交流大会。小针刀疗法不仅推广至全国各地 , 从 1990 年开始己传播到世界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 , 小针刀疗法已发展成为中西医理论融为一体的新医学理论体系 , 形成一门崭新的学科——针刀医学 , 1999年并成立了中国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针刀医学培训中心,2003年9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举行了针刀疗法听证鉴定会。2004年成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2004年11月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针刀治疗骨性关节炎机理的临床实验研究”,2004年12月通过国家教育部、科技部组织的《针刀医学的原理性及其推广应用的研究》课题成果鉴定。
朱汉章曾发表论文 20 多篇 , 著有的《小针刀疗法》、2002年4月出版的《针刀医学原理》、《针刀医学解剖讲义》、《针刀医学手法讲义》等专著 ,2004年3月出版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创新教材《针刀医学》上、下册,译著《膝关节外科学》、《腰痛》。被录入《当代中国骨伤人才》,《中国大陆名医大典》辞典。
从“小神仙”到针刀医学鼻祖
大高个 , 高鼻梁 , 双目炯炯的朱汉章笑盈盈。走进他偌大的书房 , 案边针刀医学百万字的书稿已达一尺多高。衣饰随意 , 彬彬有礼。面对记者 , 朱汉章娓娓道出他的针刀世界 , 讲述自己不屈不挠的求真之路。
" 沧桑却坦然 , 淡泊亦执著 " 。爽直、坦率、宠辱不惊 , 一生醉心于他钟情的针刀事业。他从农村的一名赤脚医生起步 , 无数次摸索、尝试、攻关 , 真正应了那句 " 世上无难事 , 只要肯登攀 " 的古训 。朱汉章在千万次 " 登攀 " 之后终于成功了 ! 他潜心发明的小针刀荣获了 1988 年尤里卡国际发明博览会金牌奖 , 他个人同时荣膺 " 军官 " 勋章 , 成为我国医学界的第一人。他组创的长城医院 , 作为国家级惟一一所骨伤科专科医院 , 短短几年 , 已培养全国 25000 多名针刀医师 , 仅海外学子就达 500 余人。据统计 , 针刀已治疗患者上千万人。
小小针刀 , 蕴涵着中华医学博大精深的奇妙医术 , 凝结着朱汉章教授一生的痴爱和追求。回首创业之旅 , 成功有加 , 艰辛有加 ; 展望世纪辉煌 , 曙光兼之 , 坎坷兼之。直面 50 载不平坦的人生征途 , 朱汉章感慨万千 , 是欣慰更是忧患。
无师自通,朱汉章成为“小神仙”
与共和国同年诞生的朱汉章生于苏北沭阳县。他 8 岁那年 , 父亲因病谢世。在饥饿逼人的日子里 , 母亲含辛茹苦 , 想方设法供他上学。他聪敏而争气 , 小学 5 年级 , 一本《新华字典》就翻熟了 , 高中时啃了清代皇家编的 120 卷的《医宗经鉴》和《资治通鉴》 , 在学校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年 , 淮阴地区 13 县市共同举行 6 门功课 600 分比赛 , 朱汉章又夺魁首 , 得到了新版的《红岩》奖品。学校激发了他旺盛的求知欲 , 文学、哲学、政治、历史、医药学……凡是能找到的 , 他都如饥似渴地读。
十年动乱期间 , 朱汉章被迫辍学。他一度心灰意冷 , 不只一次地徘徊在小溪边田野旁 , 感到前途茫茫。在痛苦和徘徊中,他读了一本介绍李时珍的书 , 李时珍为黎民百姓解救疾病痛苦 , 为发展祖国的医学作出的巨大贡献 , 照亮了他的未来之路。他买了几根银针 , 借到几本医书 , 开始自学中医的漫长求医之路 , 酷爱加上勤奋和刻苦 , 使他无师自通。
对于朱汉章来说 , 母亲在他的心目中更有一份特殊的分量。他说每每忆起那份沉甸甸的母爱 , 他心中都有一种酸酸的温暖 , 是母亲在苦难的日子里一手把他养大 , 供他读书 , 支持他搞医学研究 , 而他诊治的第一个病人也是自己的母亲。那时母亲患病疾无钱医治 , 他按书上介绍的方法 , 找准穴位下针 , 捻转提拔 , 母亲的腹疼就逐渐减轻 , 针灸两次就痊愈了。首次意外的成功 , 更增强了他学医的信心。
l968 年 , 大队干部看朱汉章踏实好学 , 对人热情 , 为人治病耐心细致、不要报酬 , 就推荐他当了赤脚医生 , 又拨给两间破草房作为医务室。条件虽然简陋 , 但朱汉章高兴极了 , 毕竟他也是 " 医生 " 了。他特意在墙上挂起了一副对联:
有志者 , 事竟成 , 破釜沉舟 ,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 , 天不负 , 卧薪尝胆 , 三千越甲定吞吴。
学以致用 , 为缺医少药的贫困山区带来了福音 , 又促使朱汉章更加发愤地钻进了医学的迷宫。一次 , 他母亲临出门前将一只鸡放在锅里煨 , 并对朱汉章说 ," 等鸡煨好 , 把炉门关上。 " 谁知他母亲回来时 , 只见锅里直冒青烟 , 揭盖一看 , 鸡已经烧焦了。朱汉章呢 , 正在一个劲地琢磨着手术器械图和使用原理 , 聚精会神地研制着他的小针刀。
朱汉章行医的第二年 , 淮阴地委的一位老干部被上海某大医院确诊为肺癌 , 并断定活不过 20 天。有人提议 :" 沭阳有个小青年 , 看病蛮灵光。 " 于是 , 一辆小车将朱汉章接到了地委。朱汉章认真查看拍片 , 并分析得出结论 ," 不是肺癌 , 而是 20 多年的气管炎造成痰郁于肺 , 吃吃祛痰药试试看吧!"
这位老干部服了朱汉章的中药后不久 , 重新到医院照片 ," 癌肿 " 竟然奇迹般地消失了。朱汉章治好了老干部的 "癌症 " 使他名声大振。他由大队卫生室调到了县医疗站。找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多 , 连苏北、鲁南的病人都慕名而来。朱汉章有一股子钻劲 , 白天看不好的病 , 晚上必定翻书找原因 , 得不到答案的 , 就四处请教有经验的医师。日积月累 , 他的医术越来越娴熟 , 能治的疑难症也越来越多。人们送给他一个响亮的绰号——“小神仙”。
小针刀的诞生、官司和金奖
1976 年春天 , 涟水县的一个老木匠找到了朱汉章。老人的手在干活时 , 不慎被斧头砸伤了。到省城大医院拍片 , 虽未伤着骨头 , 但手面肿得老高 , 后经治疗 , 红肿消了 , 可手再也攥不拢、伸不直。
朱汉章握住那僵硬的手 , 好一番思忖 , 他决定作一次尝试。于是 , 他拿起一根 9 号注射针头 , 往老木匠受伤的拳骨刺人 , 老木匠顿时感到手掌火辣辣的,直喊酸胀。朱汉章继续用针头向左右两边剥弄。半分钟后 , 他拔出了针 , 将病人的手掌拉直,又合上。如此这般 , 老木匠的手终于能够活动了。 3 天后 , 老木匠竟然又自如地操起了斧头。
这个病例使朱汉章深受启迪 , 他认为用闭合性手术的方法 , 可以替代西医的大松解术。于是 , 他设计了一张图纸 , 将针灸针加粗 , 前端制成刀刃状 , 用以剥离粘连 , 后端安上扁平的柄 , 以便掌握刀刃运行的位置和方向。朱汉章把这个融中医针灸针与西医手术刀为一体的新型手术器械称之为 " 小针刀 " 。
经过 5 年的临床应用 ," 小针刀疗法 " 日臻成熟。江苏省卫生厅很重视这个来自苏北的最新科研成果。 l981 年 , 刚调到沭阳县中医院的朱汉章应召来到省城 , 带着他发明的 " 小针刀疗法 ", 参加省卫生厅组织的技术鉴定。经过省里的专家、教授们 " 三堂会审 ", 终于通过了省级鉴定 , 朱汉章也随之被调到南京。
1984 年 10 月 , 在全国各地求医者来信已达数万封 , 要求派人来学习的单位已达 480 余家的情况下 , 朱汉章自筹资金 , 在南京一处废地上办起了一所骨伤科医院 , 定名为 " 江苏华夏中医骨伤科医院 "( 后改名为 " 金陵中医骨伤科医院")。
议论顿时四起。 " 这个医院名字真别扭 , 连一点南京味都没有。 "" 人家南京大学那么有名气 , 还挂南京两个字呢 ?" 关于医院的归属管理 , 意见分歧。 l987 年 9 月 ,一纸罚款 3 万元的通知递到朱汉章的面前 , 理由是他擅自配制多种中药制剂 , 面对这份莫名其妙的通知 , 朱汉章一下子懵了。一气之下 , 他手捏诉状走进了法院。酿成了轰动石城的当时罕凡的 " 民告官 " 奇案。然而在区法院的一审中他败诉了。朱汉章上诉到市中院 , 二审又败诉了。这位苏北汉子就是个犟脾气 , 就不信社会主义国家没个讲理的地方 , 他又申诉到江苏省高院 , 但随之而来的是医院账号被冻结 , 罚款不交 , 不解冻账号。朱汉章和他创办的医院陷于四面楚歌、进退维艰的境地。他犹如一头困兽 , 东奔西突 , 挣扎过后又舔着伤痕 , 奋然前行。小针刀终于走向全国 , 从 6 月到 9 月 , 在新闻单位的支持下 , 朱汉章面向全国举办了 4 期小针刀疗法培训班。来自全国 28 个省市 的 220 名骨伤科医务人员参加丁学习。而医院也收治了全国各地的疑难骨伤病人 46000 余名 , 治愈率为 90% 以上 , 全国各地每年有 3000 余封求医信。一年又三个月之后 , 江苏省高院总算做出了终审撤销市中院、区法院的全部判决 , 并作出 " 不得上诉 " 的裁定。
命运的劫难使朱汉章坚定了奋然崛起的动力 , 因为真理与真知的执著追求激励着他 , 艰辛与磨难也造就了他。 1988 年 3 月 , 小针刀荣获国家专利。同年 12 月 19 日 , 又从北京传来喜讯 : 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办的第 37届国际发明博览会上 , 小针刀疗法获尤里卡金奖。一时间 , 《朱汉章获尤里 卡 " 军官勋章 " 》、《 "土老二 " 走向世界》、《中国第一人》等报道遍及媒体。 时任国务院副秘书长的刘忠德代表国务院向朱汉章表示祝贺。刘忠德称赞 " 朱汉章院长的研究成果是成功地发掘了传统医学金库的精华和实践中的现代化手段巧妙地有机结合。他和他的同事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很有效的工作 , 为国家作出了很大贡献。 "
朱汉章成功了 !
心血铸就世纪奇迹
朱汉章深知中国的针刀事业才刚刚开始。 1992 年他出访泰国。泰国的新闻单位连篇累牍地报道了朱汉章的医疗成就 , 《世界日报》以《朱汉章创造了一项划时代的新医学》为通栏标题报道他的针刀医学。当时的泰国三军总司令差霖上将的病是他治好的 , 宴请朱汉章时 , 一位官员许诺 :" 你如果能留在泰国 , 我们将不要任何手续办理你加入泰国籍 , 可以当医学院副校长或教授。 " 面对动人的邀请 , 朱汉章婉言谢绝了 ," 我不能在泰国 , 我要回去筹备成立中国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会。 "" 你成立这个学会可以得多少钱 ?"" 没有一分钱可得。 "" 那又是为什么 ?" 朱汉章回答很干脆 :" 为了中国的医学科学事业。" 1996 年出访美国 , 朱汉章在霍帕金斯大学和马里兰大学分别作了 3 个小时的关于针刀医学的学术报告 , 使美国的医学专家们惊诧不已。美国国家疼痛中心主任希望朱汉章留美工作 , 并表示在一个月内办好绿卡 , 年薪 20 万美元 , 朱汉章又再次谢绝了 ," 我在中国有自己的事业。谢谢博门教授的爱戴。 "
为了发扬祖国医学 , 为了针刀医学的推广和发展 , 他真是废寝忘食 , 呕心沥血。在卫生部和中国中医研究院领导同志重视和支持下 , 以针刀医学为特色的中国中医研究院长城医院于 1994 年 7 月成立。作为长城医院的首任院长 , 朱汉章白天晚上都泡在医院 , 饿了随便吃点方便面 , 困了和衣躺在办公室 , 整日忙于处理各种事务和培训人才。为不耽误病人的治疗 , 他常常在夜里做连台手术 , 经常由傍晚工作到凌晨。 1995 年 , 因心绞痛、心肌缺血 , 朱汉章住进了医院。医生多次告诫 " 你的病是劳累过度 , 要耐心地接受治疗。 " 卫生部长张文康等领导同志也十分关心他的身体健康。 但朱汉章每次总是病情稍有好转 , 便匆匆出院 , 以致近几年的春节他都是在住院中度过的。同时朱汉章先后在泰国、新加坡、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南非、德国等 37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针刀医疗中心或医疗点 , 并培训外籍医生 400 多人。而今 , 针刀医学已成为他生命的全部。
一片丹心图报国 , 朱汉章心里始终燃着这样一团火 , 他总想为中华医学做点什么 , 留点什么。经过在针刀学方面的多年探索、尝试 , 他坚信针刀医学可以达此目的。他决心振兴中华民族的医学事业 , 让中国的医学走在世界的最前面。他决心团结广大的中国医务界同仁共同努力来完成这项事业。
关于针刀医学的价值和作用 , 中国医学界的一流的专家们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评价。著名针灸学家王雪苔指出 " 中国医学要走向世界 , 针刀医学最有前途。 " 中国骨伤科泰 斗尚天裕教授强调 ," 针刀医学是中西结合的新学科 ,使传统医学现代化了。 " 著名医学家唐由之教授赞扬" 针刀医学是中西结合的典范 " 。对于针刀医学的未来 , 朱汉章信心十足地说 " 中国过去有造纸、印刷术等四大发明 , 我认为针刀医学是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 , 大家都应当虚心地学习它、研究它 , 使中国成为世界医学强国。 "
从一个农村的苦孩子成长为一名有志青年 , 从一个名闻乡下的 " 小神仙 " 成为治学严谨的名教授 , 朱汉章其间经历了多少磨难与曲折 ! 面对他平静的谈吐 , 我发现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支配着他对小针刀的挚爱。他靠着这个坚定信念 , 顽强地搏击着命运和事业 , 为中华医学宝库添上了一块瑰宝 , 同时也给自己的人生抹上了亮丽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