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秀芳
[作者简介:崔秀芳,1977年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医疗专业,1986年获得内蒙古医学院医学硕士学位,1989年学习针刀医学,北京家恩德运医院(北京大运村医院)针刀三维正脊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作为一名早年就跟随着恩师的学生,谨以这篇为2006年7月大连会议准备的论文寄托我对恩师无限的追思,缅怀您对医学事业和全人类所作的伟大贡献!
一、前言
朱汉章教授是以发明 “小针刀”并创立了“针刀医学”新学科而驰名世界的,他是集思想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和医学家为一身的当代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针刀医学由最初的“小针刀疗法”,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了整套的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并且在科学研究、教育推广及临床治疗等诸方面均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一定有其深刻的道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和可遵循的客观规律存在,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二、针刀医学对医疗科技的贡献
(一)针刀器械的发明引发了技术创新并改变了某些疾病的转归
颈肩腰腿痛和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一直是严重困扰人类健康和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多发病症,属疑难病症之例,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医治。自从有了“针刀”,这种局面彻底改变了。现在这类病不但可治,而且易治,甚至可以根治。例如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外科手术不可治,又无药可医,最多是以牵引、理疗、推拿等方法解燃眉之急,仅可暂时缓解症状。而脊髓型颈椎病可以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不但风险大,手术花费高,而且多数还会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用“针刀”治疗不但前述几型颈椎病可以达到痊愈,就连部分脊髓型颈椎病也可临床治愈,而且价廉,几乎无创伤。
针刀治疗实现了治疗技术的六大转归,即:变繁治为简治,变不治为可治,变难治为易治,变创伤治疗为几乎无创伤治疗,变痛苦性治疗为几乎无痛苦性治疗,变破坏性治疗为建设性治疗。
(二)技术的创新导致了理论的更新和重建,并诞生了一门新的医学
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加上科学研究和不断的思考与实践,“针刀医学”走过了由理论的提出——理论体系形成——科学实践和临床验证的历程,终于建立起以四大基础理论和六大组成部分为基本内容的整套理论体系。近年来又在基础医学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从而印证着针刀医学理论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小针刀自1976年发明,历时8年,“小针刀疗法”于1984年获得江苏省科委鉴定。从1994年中国中医研究院对“针刀医学”学术认定,到2003年9月国家中医药局组织专家对“针刀医学”的认证、鉴定,以及2004年11月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针刀治疗骨性关节炎机理的临床实验研究”成果鉴定和同年12月由教育部组织的“针刀医学原创性及其推广应用研究”鉴定,又经历了10年。更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末“针刀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实验研究”课题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针刀医学科研课题又获国家“973计划”重大科研计划资助。至此,历时30年,由朱汉章教授创立的中医现代化新学科——针刀医学诞生了!
(三)针刀医学既是中医现代化的成功范例,又是加快中医现代化进程的催化剂
以中医理论为最根本理论基础的原创性医学——针刀医学,它的理论体系的建立使中医理论步入了现代科学的大本营,并且愈来愈受世界同道的认同和关注。
针刀是中医针灸的“针”和西医外科的“刀”两者融为一体的产物;针刀疗法是中西医结合而产生的现代医学的独特疗法;针刀医学及其学术思想是东西方两种思想和两种医学学术体系相互交叉、互相交融的具有鲜明的现代医学特征的产物。
针刀医学具有四大基本理论、六大组成部分和独具特色的治疗器械——小针刀,且疗效显著,痛感小、安全、经济、省时。就其“关于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理新理论”而言,就充分体现了中医理论的整体性和宏观性认识。这一理论认为,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根本的、第一位的病因是“动态平衡失调”,根本的病理改变是各种原因损伤后引起的软组织的“变性挛缩、结疤、粘连和堵塞”。当软组织发生了这样的病理变化后,必然导致局部的血液循环障碍,血流变慢,代谢废物堆积,氧供应和营养物质缺乏,进而导致无氧代谢,动态平衡失调,功能障碍加剧,形成了恶性循环。而针刀恰好就能够解除软组织的变性挛缩、结疤、粘连,疏通血液循环,正好达到“以松治痛,通而不痛”,打破恶性循环,恢复动态平衡,病患从根本上得到治疗。
上述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发病原因和病理变化的认识正是着眼于整体宏观,既不同于西医的认识,又引入了现代医学的成果。由此可见,用中医的整体观和宏观思想去研究和探索人体的生理状态和病态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不易将其割裂开来,减少了片面性,能够透过疾病的现象,准确、全面、真实地捕获到疾病的本质。
三、对文化及思想的贡献
(一)针刀医学理论体系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针刀医学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性、相融性和现代科学性,而东西方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以各自的哲学思想为代表的,针刀医学理论体系将两者赋予以下特点:
第一、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共济
东方哲学思想的主体是抽象思维,中医学就是在这个历史框架和思维模式指导下诞生和发展起来的。与此相反,西方哲学思想的主体则是形象思维,西方医学则是在这样的历史框架和思维模式指导下诞生和发展起来的。
作为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如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五运六气等等,都是我们中华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测天观地、比类取象,并引伸到人体复杂的生老病死中,最后以抽象思维的方式概括而成的。这些理论与自然规律、客观规律相符合。同样作为针灸基础的经络学说也是根据人体复杂的穴位效应抽象而成的。
西方医学则是在解剖学、病理学、细菌学、生物化学等基础医学之上而发展起来的。这些学科都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和强调具体的人体物质结构和形态存在方式。换句话说,西医学是在实验医学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尽管中西医两法,各自从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两个截然不同的角度出发认识病症,但同样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针刀医学便是取中西医学之长,它一方面可以发挥中医经络针灸学说之特长,对疾病进行抽象思维推理概括,并可发挥针刀“针”的作用,用其刺激局部穴位,通过信息传输和反馈,实现对整体的宏观调节来治疗疾病;另一方面又发挥西医学的组织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以及生物力学等直观的、形象的特长,对疾病做出确切的诊断,并可发挥外科手术“刀”的作用,对局部粘连、疤痕等具体病灶进行松解、剥离、切割,从而使其恢复正常代谢功能。针刀医学就是这样,集两者之长为一体,相反而相成,殊途而同归。
第二、局部与整体、微观与宏观的统一
在西方哲学思想影响下,西医学较偏重于局部组织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而对于整体的宏观结构考虑相对较少。随着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这种微观研究愈来愈深入和精细,如超高分辨率的电子显微镜、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当代高科技研究手段,已将人们对人体结构和疾病的认识带到了亚细胞超微结构甚至分子水平的高层次境界。而现代中医学在利用细菌学、生化检验、B超、CT、MR等现代医学科学最新成果的同时,以辨证施治方式却仍然坚守宏观思维、整体归纳的阵地,即所谓“治疗必求其本”。我们认为,只有把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有机地结合起来,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才会产生质的飞跃,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也才能大大提高。
针刀治疗恰恰在这方面体现了其独到之处。例如,关于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理学说认为,尽管软组织损伤之后,在病灶局部会产生出血、渗出、水肿以致增生、机化、疤痕、粘连等一系列病理改变,同时也会释放出多种致痛物质,引起一系列生化代谢的变化。但其最终结果是从宏观上表现为肢体或整体身体的动态平衡失调,临床上则出现疼痛及功能障碍。以这一理论为指导,在运用针刀疗法进行治疗时,既要重视局部的微观手术操作,更要着眼于从整体上打破病理性恶性循环,把握恢复机体的力学平衡关系,这样自然就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以往人们常说:“病人腰痛,医生头痛”,它形象地反映了颈肩腰腿痛这类疾病在诊断治疗上的顽固和棘手。现在运用针刀疗法之后,这类疾病中的相当多数都可很快治愈。
第三、在矛盾斗争中求平衡求统一
人体是处在复杂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之中,机体要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就必须保持内环境与外环境的相对平衡和稳定(这是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平衡一旦被破坏,人体就会生病甚至死亡。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合成与分解,吸收与排泄,疾病与免疫,生存与死亡,这些普遍存在的矛盾,无时无刻不在运动斗争中取得相对的统一与平衡,这就是生命赖以存在的基础。针刀医学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矛盾的本质属性和客观规律,在广泛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如这一理论认为,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关键在于人体生物力学的动态平衡失调;许多部位的“骨质增生”其实也是力平衡失调的结果(用进废退、代偿增生等)。譬如由跟骨骨刺引起的跟痛症,只要用针刀将跖腱膜或跖长韧带进行松解剥离并配以辅助手法,使足部的力学平衡关系得到恢复,临床症状即可立即消失。(许多患者术后拍片证明“骨刺”往往依然存在,有的要待数月以后逐渐消失)。实践证明了这一学说的正确性。
第四、体现了进化论、系统论的观点
针刀医学关于闭合性手术的理论体现了进化论和系统论的思想。
人类经历了几十万年乃至上百万年的进化和演化,全身各组织、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已经达到了高度的完善和适应。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也同样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历史过程。
现代科学虽然已经发展到可以在人体的大脑、心脏以及全身任何部位进行复杂手术的水平,其成就令人惊叹。但人们需要的是不让疾病发展到用手术治疗,而是用自然疗法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针刀医学创始人朱汉章对人类与疾病斗争的漫长历史进程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考察之后,看到并顺应了这一历史发展的趋势,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发明了小针刀,并勇于将其放在实践中去进行验证,于是创立了针刀闭合性手术理论,并创立了针刀医学理论体系,为中医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进一步弘扬中医哲学思想,以中医学阴阳平衡观教育人们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21世纪是高科技、高智能的信息时代,网络高速公路的建立,对全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伴随高速度、快节奏、以经济为杠杆的社会的形成,竞争意识越来越强,生活节奏被打乱,迫使人脑时常处于紧张状态。高压力、高紧张状态可令生理和心理达极限。中医认为,这会造成阴阳平衡失调,长此以往,导致人们早衰、早逝、恶性和慢性疾病早发等等。
世界卫生组织对疾病进行的最新普查得出的结论是:“疾病谱”发生了根本变化。今后50到100年间,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已由烈性传染性疾病向慢性疾病及不良生活方式致病过渡和发展。在50年前导致人类死亡的疾病,居第一位的是传染性疾病,如鼠疫、伤寒、霍乱、痢疾、结核病等。而现在导致人类死亡的疾病,居第一位是癌症、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困扰人类身心健康的疾病更多的是慢性迁延性疾病和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导致的疾病。例如:肥胖、高血压、高血脂、严重失眠症、颈肩腰腿痛及精神障碍等等。患这些病有如下特点:1、病程长并进行性加重;2、一般无特效治疗药物和手段;3、因长期受病痛折磨导致严重心理障碍引发社会和家庭问题;4、可以通过改变思想观念和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控制病情发展并可自然康复。
当我们在用针刀医学这一利器在医疗实践中诠释了阴阳平衡,建立文化教育信息体系的同时,既可改变人们的思维,又提供了针刀可行的治疗并达到预期疗效。例如,通过针刀对脊柱旁的膀胱经调整可以刺激植物神经,通过调节内分泌系统、代谢系统和免疫系统改善全身机能以达身心的痊愈。在针刀医学理论正确指导下,通过针刀的治疗,治愈的患者成千上万,正是有力的证明。
四、 朱汉章思维模式学术价值探讨
时间流逝如此之快,眨眼间令人尊敬的恩师朱汉章离开我们就快一年了,在这段时间,除了对恩师无限地思念之外,思考最多的是:为什么朱汉章老师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创立一门学科并建立了一支由数万人组成的“针刀医学工作者”队伍,这也是多年来许多酷爱针刀的同仁共同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一)“汉章思维”的特征
早在1996年,全国著名骨科专家、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院长李力教授就曾赞美道:“针刀是继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同时认为“‘汉章思维’具有逆向性和跳跃性。”我非常认同这一观点。其实,汉章思维何止这两个特点呢?
我认为“汉章思维”具有如下四个鲜明的特征:即逆向性、超越性、包容性和策略性。
第一、逆向性
在针刀医学的基本理论中,处处体现了这个特征。例如:关于骨质增生的新认识,提出骨质增生不是病,更不是“老化”,而是“力平衡失调”的产物,是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这就是典型的逆向思维。就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针刀医学工作者对骨质增生的治疗思路改变了,采用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的重点不是直接针对骨质增生,而是针对导致骨质增生的病因:即引起力平衡失调的变性挛缩、结疤粘连的软组织和骨关节微小移位等因素,从对症治疗变为对因治疗,使这类疾病得到行之有效的治疗。在这个认识的指导下设立和实施的“针刀治疗骨性关节炎机理的临床实验研究”课题,获得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二、超越性
超越高于创新,只有敢于超越旧的思想束缚,才可能创建新的思想,有了新思想才可能创出新技术和新方法。有一位年轻的未来学学者王小平女士在她的《第二次宣言》中说过一段话:“举国上下一致呼唤创新,但是当思想被死死禁锢在某一个限定的、允许的、不可逾越的、不可突破的范围内,还有创新吗?”
在针刀医学的创新和推广的30年中,时时都在冲破旧思想、旧理论、旧学派的束缚,打破原有的条条框框。因此,也招致许多不理解、阻力、非议, 甚至是攻击!但是针刀医学并没有因此而止步不前;相反,朱汉章老师却用超越前人和现实的姿态,走过了由针刀器械的发明到针刀理论和治疗方法的形成,终于被国家认定为针刀医学的光荣历程。试问:如果没有超越性的思维和敢于创新的胆识,哪来针刀医学的今天!如果只在某个既定的、允许的、不可突破的范围内缩手缩脚,不敢越雷池半步,哪有针刀医学工作者的庞大队伍!
第三、包容性
针刀医学的形成是在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特定历史时期诞生的。在有着数千年文明的中国大地上,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在这些内涵极为丰富的文化中,中医学占据了很显要的位置。因此,针刀医学在继承中国文化精髓和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又兼容并蓄了现代科技成果,这样的医学成果不仅仅让国人接受,也使世界刮目相看!所以,针刀医学在国外很多国家被认可,并且从中获益。
例如,在200 3年6月,我陪同朱汉章老师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大学讲学期间,有一次讲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面对迪拜大学的全体师生,朱老师作了精彩演讲之后,其中一位学生对针刀能够治病提出了质疑。当时朱老师非常诙谐的回答道:“你的怀疑一点都不奇怪,就像当年我在很小的时候听到你们的穆罕默德大帝的伊斯兰教义,我也曾不相信。可是,当我读到古兰经的时候,我就理解了他的伟大所在,我也像你们一样崇敬他的信仰了。我想这门神奇的医术,能够来到你们的国度里,一定是穆罕默德的指引,不然的话,我怎么会冒着炽热炎炎的烈日来到这个沙漠的国度!”话音刚落,这位女学生非常激动地说:“您说的对,先生,一定是伟大的穆罕默德让您来给我们治病,我恳求您明天第一个给我治病好吗?”这位女学生成为我们在迪拜大学医疗研究中心治疗的第一位患者。
第四、策略性
在针刀医学理论的形成和针刀适应症的选择及针刀医学的推广等诸多方面,朱老师采取了策略性思维方式,从而使“针刀”逐渐被相关权威专家和国家主管部门认可。
早在1995年,我初到中国中医研究院(现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长城医院工作时,朱老师就在运用针刀治疗糖尿病、牛皮癣等疑难病。当时我曾问过朱老师:“您为什么不把针刀治疗内科、妇科等疑难病写在《小针刀疗法》里呢?”他回答说:“暂时还不能写,在大多数同行不了解时,一旦写出来就会遭到他们的反对,不利于针刀的推广。其实,就目前《小针刀疗法》一书中介绍的几十种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有许多都属疑难病,我们先解决好这些病的治疗,已经就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待广大患者认同了就好办了。饭要一口一口吃呀,不能操之过急呀!”自从那时起,朱老师就在逐渐地策划着寻找合适的机会推出针刀治疗内科病等,终于在1999年底,开办了 “首届针刀内科班”,由他亲自授课,并要求我们“老学生”和授课教师全程听课。从此,一发不可停止,在每月一次的“针刀培训班”上,都增加了针刀治疗内科、妇科病的内容,培养了大批的相关人才,治愈了许多疑难病患。在2002年出版的《针刀医学原理》一书中就有单独章节讲解针刀治疗内科病,并提出了电生理线路学说。
此外,在针刀医学学科建设及推广应用等方面也体现了他的策略性思维。早在20年前,朱老师就举办了全国性的针刀治疗技术培训班,培养了大批针刀医生。他还突破种种阻力,建立了群众性学术团体,打了一场“人民战争”。在针刀医学的推广中他也采取了从农村包围城市,从“培训班”走向“大学学历教育”的迂回策略,为针刀医学扎根于中国百姓中,继而登上大学殿堂,走向世界铺平道路,赢得了针刀医学今天的大好局面。
(二)一门对人类健康有用的医学是社会文明的进步
思想是一种能力,有能力思考才可能产生正确的科学的先进的思想,而人类危机的真正根源是人类自身的懒思、少思。我认为朱汉章老师创建针刀医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是为人类除疾去病,更重要的是:他的创造性思维产生了“针刀医学理论”,针刀医学理论又赋予针刀以“灵魂”,正是有了灵魂的这一支支小小的“针刀”,治愈了许许多多顽疾,出现了许多奇迹,解决了许多医学难题,实现了疾病治疗的六大转归。所以,在从事针刀医学事业的同时,我们还学会了思考。从懒思、少思,变成勤思、善思。有了这样的一支强大的善于思考的针刀医学工作者队伍,必将对中华民族健康事业的发展产生有利影响,进而带动科技发展并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针刀医学在为人类健康造福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例如:据2004年国家权威部门统计,针刀治疗每年为国家节约医疗开支约600亿元人民币,有效地治疗了许多影响人们生活和劳动的疾病,一方面解放了劳动力,另一方面给家庭带来幸福,给社会带来稳定,还增加了就业机会。这是因为,针刀替代了药物治疗,减少了药物的生产和应用,有利于环境保护,有效地避免了滥用化学药物所致的医源性疾病。可以说 ,针刀医学为祖国的健康事业提供了一份保障,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了一份力量。
五、结束语
我记得著名的演说家、教育家卡耐基说过一段话:“我们这个世界只能将财富和荣耀奖赏给一件事情,那就是进取精神。进取精神是什么?进取精神就是在别人不知道怎么做的情况下,而你做出最正确的选择。”朱汉章恩师就是一位有高度进取精神的伟人,他不但以超越常人的勇气做出了选择,更以常人难以坚持的毅力和气魄将自己的理想和选择变为了现实。
汉章恩师,您为我们十万弟子和后人留下了勇于进取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历史不会忘记您,人民永远铭记您!
我坚信,将来历史上的朱汉章一定比今天更为光辉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