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某
女
52岁
查体:右肩活动明显受限,右肩峰外侧,近大结节处红肿明显,拒按。
诊断:右肩峰下滑囊炎伴钙化。
治疗:第一次,于肿痛波动感最明显处取1点。如图。
少量局麻下,针刀刺入,到达三角肌下与肱骨头骨面之间,遇有阻力感明显处行针刀“十”字切割5下,再向关节腔、肩峰下通透剥离一下,出针。
第二次,一周后复诊,疼痛明显好转,红肿已消。仍有少量疼痛。再于局部找明显压痛点,行针刀“十”字切割加通透剥离术。
第三次,4天后再行复诊,右肩活动基本无受限,疼痛不明显。用刃针行通透刺激术及切割减压术。
三周后复诊,已痊愈。
嘱其半年后,再次摄X线片,观察肩峰下钙化灶是否已消失。
【医生评语】肩峰滑囊炎伴钙化,这一病例,虽说是常见症,但形成钙化灶,却并不多见。应用针刀治疗软组织疾病的减压原理针对此疾病治疗,取得了理想的疗效。
记得几年前在解放军411医院骨科看门诊时,也遇到过一个相同症状的患者,是一名非洲的男性留学生,由于当时开展针刀工作时间不长,平时大手术为主,小针刀的疗效尚不为大众所知,这名患者没能同意小针刀治疗,后来,不知求诊于何处。
关于局部钙化形成,针刀理论是认为由于局部的张力太大导致的。这一症状,让我回想起以往骨折开放性手术后常遇到的问题——肌肉骨化,尤其是前臂尺桡骨折后,需要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后经常遇到此类现象,皆用局部骨形成蛋白增高来解释,但这又并不是真正的原因。这些肌肉骨化,往往严重影响上肢及手部的功能,又无恰当的治疗方法,导致手部的功能部分丧失而致残疾,十分可惜。
现在明白了这一症状是由于局部形成高张力区才导致,机体为了适应这种情况而调动机体的应激机制,于局部分泌较多的骨形成蛋白,促使骨细胞的形成,并伴有钙化、骨化现象的出现。
用小针刀治疗此类骨化性肌炎的疾病,只要用针刀将高张力的软组织进行分次的切割松解,钙化灶自然慢慢吸收消失,肌肉即可恢复其原来的正常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