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刀医学医学简介
针刀医学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朱汉章教授和他得力助手北京世华针刀中医医院院长葛恒君主任医师20多个春秋潜心研究,在其发明的小针刀疗法的基础上,将部分中西医基础医学理论融为一体,再创造而形成的一门全新的医学理论体系。它将过去西医对于严重的慢性病,疑难病含糊不清的病因学理论,加以科学的阐述,摸索出一套行这有效的治疗办法,使这类病从不治到可,从难治为速愈,从痛苦型治疗变为近于无痛苦治疗,从损伤性治疗变为近于无损伤性治疗。针刀医学应用现代科学成果,以及中医特殊的思维模式,对疾病既从宏观又从微观两方面给予把握,使中医学的诊断治疗水平,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极大地提高了中医的科学内涵和临床效果,推进了整个医学的发展进程, 并提出了四大理论学说。
1.针刀医学关于闭合性手术的理论,成功地将现代医学一直在追求的闭合性手术变成了现实。
2. 针刀医学关于慢性软组织损伤病因、病理学的理论澄清了困惑医学界多年的难题,使这类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慢性疑难杂症得以根除。
3.针刀医学关于骨质增生病因学的理论从基本上否定了流行在当今医学界关于骨质增生是退行性变的理论,骨质增生的根本病因是人体内的力学平衡失调所致,而不是退变衰老的结果,从而使患有骨质增生症的病人燃起了生的希望。
4.针刀医学关于经络实质的理论使经络成为客观可见,可以用现代仪器测量的电生理线路,为针刀治疗复杂的内、外、妇、儿、皮等多科疾病找到了理论依据。
针刀医学关于疾病生理病理学的研究,对中西医疾病的治愈标准提出了挑战,人类疾病的治愈标准应该是在保留人体正常组织结构的前提下重获健康,而不是将金属或其它材料置入人体所换来的残缺的健康。
二. 针刀疗法由来:
针刀医学的诞生源于一个病例的启发,20年前,朱汉章教授在为一位手部外伤后剧痛、肿胀,手指不能活动的病人治疗时,准备用注射针头从手背穿刺抽取积血,在针头刺入手背软组织后,并未取出积血,但病人感到局部有明显酸、麻。胀感,根据中医的针灸的经验,朱教授将针头在软组织摆动针尖,并上下提拉数次,出针后,病人感到疼痛顿消,手指也能活动了,于是,他们设计一种融合中医针灸与西医手术刀为一体的针体为圆形,针尖磨刀刃的新型手术器械, “小针刀” 闭合性手术代替西医的大松解术,治愈了成千上万的临床骨伤科疑难杂病,收到了神奇的效果。“小针刀”从此扬名于天下。
三.针刀发展得到社会和国家的承认
1976年“小针刀疗法”受到江苏省卫生厅的重视,经过考察后,决定作为重大科研攻关课题立项拨专款进行研究,于80年将朱汉章等同志调到省中医院专门从事“小针刀疗法”的科研工作。经过八年的研究与实践,针刀疗法终于于1984年9月13日通过省级鉴定,并建议向全国推广。 1992年出版《小针刀疗法》。从86年初开始面向全国办针刀培训班,随着培训班的不断扩大,掌握针刀技术医务人员的增多,针刀疗法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得到全面系统的完善与发展。并于92年,由中国医药出版社出版《小针刀疗法》一书。
在卫生部国家中医局和中国中医研究院领导同志的重视和支持下,请了18位专家对针刀疗法进行论证,尚天裕等前辈提出针刀疗法发展已具规模,已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体系,并有大量的临床资料证明其可靠性,所以“小针刀疗法”这一名称已不能涵盖本学科的内容,建议更名为“针刀医学”。
1994年之后,针刀医学的发展步入正轨,人民卫生出版社于96年出版了《针刀医学临床诊断与治疗》一书。在老一辈医学家的支持和帮助下,在全国针刀医务工作者共同的努力下,针刀医学得到了长足进步,并于2001年朱汉章同志出版专著《针刀医学原理》,这是多年针刀医学研究与实践成果的总结。
2003年9月6日,针刀疗法通过由国家中医药局组织的全国鉴定。正式将针刀定名为针刀医学,成为国家二 级学科。
针刀医学的特点:
1、针刀的临床实践有自己独特的理论指导,使中、西医两种基础理论在一些领域融为一体,逐渐形成了四个基本理论,即关于闭合性手术、关于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理、关于骨质增生的病因、关于经络实质的新认识。在这些新观点的指导下,又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较完整的诊疗规范,包括病因病理学、影像学、手法学、诊断学、治疗学和护理学等方面,能够对疾病进行精确的定位和准确的治疗。
2、在闭合性手术理论指导下,针刀把一部分开放性手术变为闭合性手术。
3、以独特的医疗器械---针刀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这种器械既能发挥刀的作用,又能发挥针的作用。
4、独特的手术操作方法:针刀在治疗时有四步八法十一种闭合性手术入路方法,这些操作方法可保证针刀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临床疗效及适应症:
针刀疗法有明确的适应症范围:通过二十余年在临床上的广泛
应用,对其适应症范围内的疾病有肯定的疗效。特别对各种疑难颈椎病疗效显著。
根据针刀医学的研究,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粘连、挛缩、结疤、堵塞,我们称之为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的四大病理因素。
具体所治疾病如下:
内科 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结核、支气管哮喘、阵发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肝炎、慢性胰腺炎、糖尿病、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肾炎
外科 脑震荡、癫痫、乳腺囊性增生、贲门痉挛、慢性阑尾炎、肠扭转、粘连性肠梗阻、胆囊结石、肛裂、痔疮、雷诺氏综合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输尿管结石、肾结石、慢性膀胱炎、急性尿潴留、男性性功能障碍、慢性前列腺炎、甲亢
慢性软组织损伤 项韧带损伤、冒状筋膜挛缩、项筋膜挛缩引起的偏头痛、胸锁乳突肌肌腱炎、肩胛提肌损伤、 头夹肌劳损、肩周炎、冈上肌损伤、冈下肌损伤、菱形肌损伤、三角肌滑囊炎、肱二头肌短头肌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肱骨外上髁炎、桡骨关节滑囊炎、肱骨内上髁炎、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腕管综合征、尺骨鹰嘴滑囊炎、屈指肌腱鞘炎、腕背伸肌腱鞘炎、腰段棘上韧带损伤、棘间韧带损伤、腹外斜肌损伤、腰肋韧带损伤、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骶棘肌下段损伤、下后锯肌损伤、臀中肌损伤、慢性腰臀部肌损伤、骼腰韧带损伤、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髌韧带损伤、髌下脂肪垫损伤、髌下滑囊炎、跖管综合征 骨性关节炎、髌骨软化症、膝关节外伤性滑膜炎、陈旧性半月板损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踝关节外伤性骨关节炎
颈椎病 寰枕筋膜挛缩型颈椎病、寰椎前移位型颈椎病、寰椎侧方移位型颈椎病、寰椎仰旋移位型颈椎病、寰椎俯旋移位型颈椎病、钩椎关节旋转移位型颈椎病、钩椎关节前方移位型颈椎病、钩椎关节后方移位型颈椎病、钩椎关节侧方移位型颈椎病、钩椎关节仰旋移位型颈椎病、钩椎关节俯旋移位型颈椎病、颈椎侧弯型颈椎病、颈椎后关节半脱位型颈椎病
腰椎病 腰椎旋转移位型骨质增生、腰椎前移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症
关节内骨折 肩锁关节骨折、肱骨头骨折、肱骨大结节骨折、肱骨外髁骨折、肱骨内上髁骨折、尺骨冠状突骨折、尺骨鹰嘴骨折、桡骨小头骨折、前臂骨折、桡骨茎突骨折、月骨骨折、掌骨骨折、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脱位、指骨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膝关节内骨折概述、股骨髁部骨折、髌骨骨折、股骨内髁或外髁骨折、胫骨双髁(髁间)骨折、胫骨髁间隆突骨折、胫骨粗隆撕脱骨折、胫骨平台前后缘骨折、踝关节内骨折、距骨骨折、跟骨骨折、跖骨骨折、足舟骨骨折
骨折畸形愈合 掌骨指骨骨折畸形愈合、肱骨干骨折畸形愈合、尺桡骨骨折畸形愈合、股骨干骨折畸形愈合、胫腓骨骨干骨折畸形愈合、趾骨骨折畸形愈合
类风湿 周围型类风湿关节炎、手和腕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肘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脊柱炎驼背、髋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足和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
关节强直 指关节强直、腕关节强直、肘关节强直、肩关节强直、髋关节强直、膝关节强直、踝关节强直、足趾关节强直
成人肢体畸形 膝外翻、膝内翻、马蹄足、马蹄内翻足、马蹄外翻足、肘外翻、肘内翻、掌指关节屈曲畸形、屈指肌挛缩、拇外翻、脊柱外伤性驼背、脊椎侧弯
儿科 小儿先天性斜颈、小儿膝内翻、小儿膝外翻、小儿支气管哮喘、小儿支气管扩张、小儿先天性髋关节半脱位、小儿先天性指关节强直、陈旧性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小儿先天性屈指肌挛缩、婴幼儿慢性腹泻
妇科 功能性子宫出血、闭经、痛经、慢性盆腔炎
五官科 颈性失明、眉棱角痛、急性角膜炎、麦粒肿、霰粒肿、上睑下垂、视神经乳头炎、青光眼、过敏性鼻炎、牙周炎、牙龈炎、牙髓炎、颞下颌关节强直、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喉炎、舌下囊肿、三叉神经痛、单纯性周围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 皮肤病、带状疮疹、寻常疣、跖疣、扁平疣、手癣和足癣、毛囊炎、鸡眼、胼胝、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痒疹、银屑病、变应性皮肤性血管炎、丹毒、寻常性痤疮、白癜风、腋臭
针刀医学的安全性:
在进行针刀治疗时,医生应严格按照针刀的进针四步规程操作,并熟悉相关的解剖知识。如果操作规范,对解剖结构掌握清楚,针刀治疗的安全性是完全能够得到保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