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0月至今,笔者运用封闭配合针刀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4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17~52岁,平均37岁;病程1个月~2年;单侧9例,双侧31例。全部病例经腰椎X线摄片证实,其中除部分有第三腰椎突肥大、左右不对称及腰椎退行性改变外,未有其他特殊病变发现。临床以单侧或双侧的腰痛为主,弯腰时加重,疼痛呈持续性。多数患者诉有腰部外伤、劳损史或长期弯腰工作史。部分患者腰痛放射到下腹部或臀腿部,口服消炎止痛类药物治疗效果欠佳。 1.2 治疗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在第3腰椎横突尖部找准压痛点及其结节、条索等痛性反应物,用龙胆紫做标记,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洞巾,术者戴无菌手套,取空针抽取封闭液(2%利多卡因5ml,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10mg,注射用水4ml),混匀后于第3腰椎横突尖部压痛点垂直进针,直达痛觉敏锐的骨面,回抽无血后注入药液10ml,然后退针,此时患者可感到腰部发胀。待片刻取长短与患者胖瘦相适应的针刀(常取汉章牌3号针刀),左手拇指按压在标记压痛处,右手持针刀,刀口线和人体纵轴平行,紧贴左手拇指缘从穿刺点快速垂直进针,当小针刀刀口接触骨面时,再移刀锋至横突尖端内侧先纵行切2~3刀,然后横行铲剥,感觉肌肉和骨尖之间已松动即表示粘连已全部松解,可迅速出针,用棉球压迫针孔片刻,加盖敷料,胶布固定。术后24h嘱患者加强弯腰屈背功能锻炼,防止再度粘连,影响疗效。采用上述治疗方法1次未愈者,1周后重复治疗1次,最多不超过3次。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功能活动正常;显效: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功能活动明显改善;好转:腰痛减轻,功能活动有所改善,劳累后仍觉疼痛不适;无效:腰痛无明显减轻,活动受限。 1.4 结果 按上述标准评定,本组40例,经过1~3次治疗后,随访6个月~2年。治愈32例,占80%;显效4例,占10%;好转3例,占7.5%;无效1例,占2.5%,总有效率为97.5%。 2 讨论
由于第3腰椎横突最长,所受的牵拉应力最大,其上附着的肌肉、韧带、筋膜承受的拉力亦大,因此增加了与横突尖部的摩擦,从而损伤竖棘肌和腰背肌深筋膜等而引起软组织撕裂、出血、水肿和肌肉痉挛等表现,刺激和压迫脊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影响神经的血液循环致使神经水肿变粗,供血不足,引起第3腰椎横突周围及臀部、大腿后侧臀上皮神经支配区疼痛,若治疗不及时,日久肌肉在内部就会形成瘢痕粘连,使穿过肌筋膜的神经血管束受到卡压,产生慢性疼痛。当人体用力、弯腰劳动时,再次损伤而又出现症状,经过一定休息后,充血、水肿被吸收,临床症状缓解,但粘连更严重,形成恶性循环,最后痛点就固定在第3腰椎横突尖部这个点上,形成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 注射利多卡因能缓解疼痛,解除原发病灶对大脑皮层的异常兴奋刺激;醋酸曲安奈德为长效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抑制组织增生等特点,它可影响糖及蛋白质的代谢,有减轻组织粘连,消除炎症水肿的作用;小针刀一方面具有“针”的作用,能疏通经络,加速气血流动,促进软组织炎症吸收;另一方面又可发挥外科手术“刀”的作用,对横突尖端纵切、横剥,充分松解横突尖端部与软组织的粘连、瘢痕等具体病灶,再加上局部药物封闭,加速了已被剥离松解的瘢痕组织很快吸收和减少新瘢痕的形成,使炎症物质和有害的代谢产物随重建的血运而消失。采用封闭配合针刀治疗本病具有以下特点:(1)操作简便、安全可靠;(2)损伤小、恢复快;(3)痛苦小、见效快;(4)长期效果好,不易复发。只要正确掌握及熟练运用操作手法,便会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此项技术易于在专科医院及基层医院推广普及。
(编辑新 竹)
作者单位:836500新疆阿勒泰军分区卫生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