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自2004年6月开始运用针刀治疗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12例,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2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32-76岁;病程最短6天,最长2年;病在左侧5例,右侧7例。其临床表现为患侧大腿前外侧皮肤麻木、烧灼样疼痛,皮肤感觉减退,髂前上棘附近有明显压痛点。
2治疗方法
令患者取仰卧位,暴露患侧腹股沟区。于患侧髂前上棘附近按压,找到压痛点或触及一滚动的条索状结节处,即为进针刀点。以75%酒精消毒局部皮肤,刀口线与肌纤维方向平行进针,针体与髂嵴平面垂直,深度达髂嵴骨面,先纵行剥离2-3次,再横行疏通剥离2-3次,遇有条索状结节予切开,出针刀后,压迫针眼片刻止血,刀口处贴创可贴。症状减轻或无效1周后可再行针刀治疗1次。
3治疗效果
临床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者为治愈。本组12例患者全部治愈,其中1次治愈9例,2次治愈3例。半年后复发1例,仍采用上述方法治愈。
4体会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属中医“痹症”范畴,临床上并不少见。股外侧皮神经在其经过的任何一处部位由于炎症、肿块、异物、纤维组织粘连、先天解剖变异等导致压迫,都可引起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腰带过紧、裤袋内的硬物及侧卧硬板床等,挤压、研磨髂前上棘处,使腹股沟韧带变性肥厚,进而使髂前上棘处骨-纤维管因瘢痕挛缩而狭窄,从而卡压从其中经过的股外侧皮神经而引发本病。针刀疗法通过对病变局部软组织的松解剥离,能解除周围病变组织对神经分支的机械性压迫,减轻骨纤维管内压力,改善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促进炎症、水肿消退,恢复局部组织的物理、生化平衡,从而取得显著疗效。
采用针刀治疗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准确寻找治疗点,即压痛点。压痛点多位于髂前上棘附近的骨面上,在此一般可触及条索状硬结,按压时大腿外侧不适加重。②施术时应垂直于髂前上棘骨面进针,深度达骨面,刀口线与肌纤维方向走行一致,针刀经过病变组织时有较明显的穿透感,与穿过健康组织时扎棉花样感觉不同。③操作手法以纵行和横行剥离为主,以松为度,觉针下原来紧张的组织张力减低后即可出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