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资料
对符合颈源性眩晕诊断的18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93例)给予不同治疗,1个月后评定疗效。
1.1治疗方法:
(1)封闭组:将25 g/L醋酸强的松龙悬液2mL、10 g/L普鲁卡因8 mL及维生素B12500μg抽入10 mL注射器中混合摇匀后,患者取坐位,于其颈后颈枕间隙部或颈椎第三横突处或颈椎两旁压痛点行深部肌肉注射,左右各注射5 mL后,注射后局部按摩5 min,每5 d注射1次,连续3-5次。(2)常规治疗组:选用眩晕停25 mg 3次/d口服,尼莫地平40 mg 3次/d口服,西比灵5 mg每晚1次口服。共治疗1个月。两组治愈者坚持每月随访1次,复发者重新予以治疗。
1.2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治愈:局部封闭后或常规治疗后眩晕和眼震消失,3个月-1年内无眩晕复发;显著有效:局部封闭后或常规治疗后眩晕感或眩晕发作基本消失,仅在头部大幅度运动时偶有轻微而短暂头晕感,眼震消失或可疑存在;无效:治疗期间或治疗后仍有眩晕发作。
1.3结果:
临床治愈率封闭治疗组(73/93)与常规治疗组(35/9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总有效率封闭治疗组(98.9%)与常规治疗组(76.3%)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
1.4治疗安全性:
封闭治疗组中有10例发生晕厥,卧床休息后清醒,无不良后果,可能与普鲁卡因扩张血管,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有关。作者在封闭治疗后让患者立即卧床休息15 min,再无晕厥现象发生。经治患者均无过敏反应发生。
2讨论
颈源性眩晕是指颈椎及有关软组织(关节囊、韧带、神经、血管、肌肉等)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变化所引起的眩晕。导致颈源性眩晕的主要病因:(1)颈部椎动脉受压;(2)颈肌压迫继发缺血;(3)颈交感神经受刺激引起椎动脉一过性痉挛;(4)椎动脉本身病变。由颈部肌肉、筋膜、关节等组织的感觉神经传导来的异常刺激而引起的眩晕、恶心等症状已逐渐被人们重视。目前大都采用抗胆碱药、抗组织胺药、镇静药、抗焦虑药、周围血管扩张药、钙离子拮抗剂等对眩晕进行综合治疗。但上述药物对颈源性眩晕疗效却不明显,甚至对部分患者治疗无效。这可能与产生眩晕的病因有关。作者采取颈部封闭法治疗获得了满意效果。可能原因:(1)普鲁卡因直接作用于颈交感神经丛的椎动脉分支,从而解除了该神经过度兴奋所产生的椎动脉痉挛,对持续痉挛的颈部肌肉也起到了松弛和保护作用。另外通过清除异常代谢产物,松弛肌肉,改善局部生理环境,也使受挤压且痉挛的椎动脉恢复正常血液供应,解除脑干前庭系统的缺血缺氧状态,从而消除眩晕。(2)强的松龙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对颈部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同时能减轻神经水肿,保护神经,减轻局部症状。它是一种混悬液故治疗作用时间长久。(3)维生素B12有营养神经作用,同时因颜色鲜艳,有视觉暗示作用。这几种药物联合使用疗效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