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腱围损伤的针刀治疗】
1、 高应力点与异常高应力点
应力是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换句话说应力是物体内部一个面上由于外力作用而产生的单位面积上的力。应变足结构在载荷下某一点上发生的变形。而载荷便是作用在物体结构上的力。前面我们已经明确了肌与腱的结构和它们所能承受的力(载荷):
比肌力为3.6~4.Okg/cm2
破坏肌力为5.44kg/cm2
腱承受力为611—1265k~cm2
由上述数据(不同国家与研究者测得的数值不完全一致)可以看出,腱大约能够承受破坏肌力的许多倍。
当肌承受载荷(力)时,肌产生收缩,其收缩力可用下面公式计算:
肌截面积×4kg/cff12
这些肌力将通过腱给予传递。
我们知道,同一块肌的截面积与其腱的截面积相比则相差甚远。虽然仍未超出腱所能承受的最大的力范围,但单位截面积的腱所承受的力要比肌所承受的力大许多倍。另一方面从腱的结构来看,当腱一经附着于骨组织部位后,腱纤维便进入骨组织内部,并分散成树根状,因此该腱所承受的力即被骨结构所缓冲。再一方面,在附着点与游离腱交界处的腱的截面积一般说又是最小的。因此得出下面的结论:较小截面积的腱,承受着肌传递而来的全部的力,而此力一经进入骨附着点后,力便被分解缓冲,那么把肌和腱的不同部位所承受的力做一比较,承受最高应力的部位应该是哪里呢?毫无疑义,那便是该腱的骨附着与腱游离的交界处,亦即腱末端处。
腱末端就是腱的高应力点,自然是腱最易受到损伤之处,这也是毫无疑义的。然而,腱之所以易造成损伤,尚有其解剖结构和病理基础。
从解剖结构上讲,腱(或韧带)的血供较肌明显薄弱,因而易于变性,变性的腱在承受力的能力上则明显降低。因此,变性的腱与正常的腱相比,在承受相同的应力时则易被损伤。所以,腱的高应力点处是最易受损伤的部位。
高应力点处的腱(或韧带)和腱周围结构产生损伤后,所形成的一系列病理改变,例如充血、水肿、瘀血、纤维化、软骨化、钙化、骨化等等,将导致腱及腱围结构产生进一步的粘连、瘢痕、挛缩病变。这样又将进一步增加了腱的应力——异常的高应力。而存在这一异常高应力的部位也正是原来的高应力点,故腱末端的高应力点便是损伤后出现的异常离应力之处。这是腱(或韧带)及腱围结构损伤后,异常高应力产生的机理。它引起了一系列临床表现,给软组织损伤治疗增加了难度。
2、 闭合型手术——消除异常高应力
如何消除异常高应力,这是讨论肌、腱(或韧带)及腱(或韧带)周围附属结构产生损伤后所要解决的问题,而消除损伤后所形成的异常高应力的原因则是针刀治疗的目的。
腱(或韧带)和腱(或韧带)周围附属结构损伤后所产生的病理改变是:血运障碍、缺血、瘀血、腱及腱围附属结构有水肿、与腱紧密粘连在一起;还有滑囊炎,腱围肥厚、脂肪垫炎及其异位化骨等。针对这些病理改变,应用针刀疏通粘连病变,松解肥厚组织,切开剥离滑囊,使炎症得以内引流。这些腱及腱围结构的病变经针刀闭合型手术处理后,可消除由腱及腱围结构损伤而造成的异常高应力,恢复其正常的应力平衡;腱(或韧带)与腱围结构的损伤便得以治愈。当然,还有疏通粘连、松解瘢痕、延长挛缩;减张、降压等作用,也同样使损伤处的力学平衡失调得以恢复。这些作用在许多软组织损伤中,以及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股骨头缺血坏死、骨关节炎等疾病中也同样发挥着良好的治疗作用。
这些都是针刀闭合型手术治疗肌、腱、腱周围结构损伤的基本作用,以及治疔某些重大疾病的基本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