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智1,文胜1,蔡章健1,指导:段俊峰2
(1.广东东莞塘厦人民医院,广东523721; 2.广州军区陆军总医院康复理疗科,广东510000)
【摘要】目的:为探求小针刀配合手法整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 18%,对照组总有效率81. 25%;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小针刀配合手法整复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小针刀;推拿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vertebral arteriopa-thy, CSA)是中老年的常见病。颈椎病国内报道的发病率为17. 3%[1],其中椎动脉型颈椎病约占颈椎病的10% ~15%[2]。目前文献介绍的关于CSA治疗的方法很多,因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不尽相同,故各种方法的优劣不能准确体现。为探求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理想方法,笔者于2001年10月-2005年10月,将132例CS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32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8例中,男30例,女38例;年龄30~65岁,平均49. 2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约14余年;X线摄片示骨质增生者45例,曲度变直者32例;椎动脉压迫试验均为阳性,其中寰椎移位者39例,枢椎移位者20例,第3颈椎移位者18例,伴有头疼者24例。对照组64例中,男28例,女36例;年龄34~65岁,平均46. 5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约12余年; X线摄片示骨质增生者36例,曲度变直者28例;椎动脉压迫试验均为阳性,其中寰椎移位者36例,枢椎移位者22例,第3颈椎移位者25例,伴有头疼者20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及1992年第2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标准[4]拟定。
(1)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
(2)旋颈试验阳性。
(3)X线摄片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
(4)多伴有交感神经功能失调方面的症状。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椎动脉型颈椎病标准者。
(2)非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3)能配合治疗,完成全部疗程者。
1.4 排除标准
(1)非椎动脉型颈椎病。
(2)脑源性、耳源性、眼源性、外伤性及神经官能性、颅内肿瘤等引起的眩晕疾病。
(3)锁骨下动脉缺血综合征。
(4)合并有心、肝、肾、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及其他严重性疾病或精神病患者。
(5)未能按照实验计划完成治疗过程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1)针刀治疗
①枕下三角松解术:患者俯卧,令其下颌部和床头边缘齐平,低头、下颌内收,并剃去下项线上下头发,备皮,沿下项线中内1/3交界处为进针点,垂直于骨面,刀口与后正中线平行,进针深度1. 5~2. 0 cm,触及骨面,纵向、横向切割2~3刀,出针,压迫针孔。
②寰枕筋膜松解术:患者俯卧,令其下颌部和床头边缘齐平,低头、下颌内收,并剃去寰枕关节上下头发,备皮,在枕骨大孔边缘正中选取一点作为进针点,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针体与进针点骨面垂直。刀锋刺达骨面后小心移动刀锋,下移至枕骨大孔下缘,将刀锋调转90°,横行切寰枕筋膜2~3刀,切割时刀锋应始终不离枕骨大孔边缘。
③第2颈椎棘突及棘间韧带松解术:在第2颈椎棘突上缘取一点作为进针刀点,垂直于骨面进针,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待刀锋刺达骨面后,调节针体与棘突间隙平行,切开棘间韧带2~3刀,注意刺入深度距离脊髓必须在3mm以上。退针至第2颈椎棘突,调节针体与人体纵轴平行,沿棘突患侧向前下切割2~3刀,出针,压迫针孔。
(2)手法整复
针刀治疗结束后,我们采用龙氏正骨手法[5]:
①放松手法:患者取仰卧位,医者坐于床头。以掌揉法、拇指揉法,沿椎旁以线或片进行揉捏法,对棘突、横突附着的肌腱疼痛敏感区用按法或震法,重点处用掌根、掌缘揉或扌衮法,手法要柔和、轻松,时间约为15 min。
②正骨手法
手法拔伸牵引:患者仰卧位、低枕,全身肌肉放松。医者坐于床头,一手托其下颌,另手托枕骨部,双手用力沿颈椎前凸纵轴对抗作头颈拔伸牵引,两手可交换1~2次,牵引2~4下,力量适中,以不增加患者疼痛为度。
手法整复上颈段小关节紊乱(寰枢关节紊乱,颈3小关节紊乱):患者仰卧位、低枕,全身肌肉放松。若患者右侧椎动脉受压,医者坐于床头,右手食、中指按压患者左侧风池穴,拇指置于待复位椎体横突,左手掌抱握下颌,双手配合,向左仰旋重复活动2~3下,嘱患者放松肌肉,当向左转到最大限度时,医者左手加有限度的左转“闪动力”,复位时,多有“咯得”响声,但无不适的感觉,另一侧同法再做一次。手法整复下颈段小关节紊乱(颈4~颈7小关节紊乱):患者侧卧,平枕、低头位(中段颈椎,前屈约20°,下段颈椎,前屈约30°),若患者左侧椎动脉受压,医者立于床头,左手轻拿后颈,拇指按于错位横突隆起处下方作“定点”,右手托其面颊部作为“动点”,以枕部作支点,将头向左转动,缓慢摇动2~3下,嘱患者放松肌肉,当向左转到最大限度时,托面颊之手加有限度的左转“闪动力”,“定点”的拇指同时加力按压,使关节在动中因“定点”有压力而复位,另一侧同法再做一次。
③强壮手法:医者单手反掌拿捏其后头颈部上下往返2~3次,将其头仰起,用拇食二指同时点按风池、天柱穴, 1~3次,并提拿后肩部斜方肌、冈上肌,点按肩井穴。时间约为2~3 min。
④痛区手法:患者仰卧,医者指揉患者颈部痛区,额部指揉法,头部分五条线指揉法,点按印堂、攒竹、太阳、百会、风池、耳穴,指叩及掌震头部结束治疗,时间约为2~3 min。整个手法约20 min左右完成。5日1次,连续治疗3次后评定疗效。
2.2 对照组
采用5%葡萄糖250 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3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口服西比灵5 mg,每晚1次,睡前服用。连续治疗15日后评定疗效。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拟定。
治愈 眩晕等症状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随访半年无复发。
好转 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不影响工作和生活。随访期间,偶有加重,但治疗后减轻。
无效 眩晕等症状无改善或稍有减轻。随访期间,眩晕等症状时有发生,明显影响工作和生活。
3.2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
组别 |
N |
治愈 |
好转 |
无效 |
总有效率/% |
治疗组 |
68 |
48(70. 6) |
14(20. 6) |
6(8. 8) |
91. 2 |
对照组 |
64 |
31(48. 4) |
21(32. 8) |
12(18. 8) |
81. 2 |
由表1可见,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5)。
4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病因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主要病理变化是椎动脉狭窄。本病内在因素有动脉壁硬化等,外在因素包括突出的椎间盘和钩椎关节骨赘在活动中挤压椎动脉,以及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引起动脉痉挛等[6]。
小针刀疗法是将针灸的“针”和西医外科的“刀”融为一体的治疗方法,一方面可以利用“针”的作用,刺激局部穴位,疏通气血,调节局部阴阳平衡,达到通则不痛之目的;另一方面,又可发挥外科手术“刀”的作用,将粘连松解,压迫解除,恢复组织功能。同时配合手法治疗,能正骨理筋,疏通经络,放松肌肉,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组织营养[7]。通过手法整复,可增大颈椎椎间隙和椎间孔,松解粘连,调节及恢复颈部的动力平衡,缓冲椎间盘组织向周缘的压力,使椎动脉所受的刺激、压迫得以缓和;龙氏正骨手法又使扭曲于横突孔间的椎动脉伸展,从而改善脑部的血液供应,缓解颈部的症状与体征。
针刀配合手法整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既能针对病因治疗,又能改善其病理改变,恢复颈椎管内外的力学平衡,纠正骨与关节的轻微移位,解除对神经、血管的刺激和压迫[8],恢复骨与关节的稳定性,消除对椎动脉的刺激或压迫,促进局部病变修复,使椎基底动脉供血得到适度的改善,从而消除临床症状,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参考文献
[1] 施 杞.要重视对颈椎病的研究[ 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9, 7(1): 1.
[2] 石美鑫.实用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2: 2104.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186.
[4] 孙 宇,陈其福.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 1993, 13(8): 472.
[5] 魏 征.脊椎病因治疗学[M].香港:商务印书馆, 1987: 100-158.
[6] 王秋秦.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 1984, 22(12): 719.
[7] 郭 非,刘彦果,钱菊平,等.旋转手法对椎动脉血流平均速度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 13(3): 35.
[8] 郭 毅,王志强.小针刀头下斜肌松解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8例[J].江苏中医, 1999, 20(9):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