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培训
s


 
 您现在的位置: 针刀培训|小针刀培训|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培训学校 >> 学术教学 >> 学术论文 >> 正文
 最新学术论文
固顶学术教学 针刀医学诊疗理念的创新价值… (10-21)
固顶学术教学 针刀术的护理观察 (04-17)
固顶学术教学 针刀治疗腰腿痛 (04-17)
普通学术教学 针刀配合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 (01-22)
普通学术教学 小针刀治疗三叉神经痛 (12-05)
普通学术教学 跟痛症的针刀分型论治 (12-05)
普通学术教学 针刀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机理探… (12-05)
普通学术教学 针刀治疗软组织损伤性慢性盆… (12-05)
普通学术教学 针刀治疗痔病 (12-05)
普通学术教学 针刀“膝周六穴”治疗膝骨性… (12-05)
 推荐学术论文
· 针刀医学诊疗理念的创新价值… (10-21)
· 针刀术的护理观察 (04-17)
· 针刀治疗腰腿痛 (04-17)
· 针刀配合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 (01-22)
· 小针刀治疗三叉神经痛 (12-05)
· 跟痛症的针刀分型论治 (12-05)
· 针刀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机理探… (12-05)
· 针刀治疗软组织损伤性慢性盆… (12-05)
· 针刀治疗痔病 (12-05)
· 针刀“膝周六穴”治疗膝骨性… (12-05)
 学术论文

针刀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11例


作者:佚名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24 09:20:22 【字体: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吕小桃
( 山西省人民医院  030082  山西 )
 
摘  要目的:观察针刀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效果。方法:1.针刀闭合术;2.设药物组对照。结果:两组比较,P<0.001,针刀组明显优于药物组。结论:针刀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临床有良效。
关键词】食管贲门失弛缓症;针刀
贲门失弛缓症亦称贲门痉挛,中医称“巨食管”,属噎膈范畴。笔者近7年来治疗本病21例,收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治疗组(针刀穴位组)11例,其中女6例,男5例,年龄20~30岁3例,31~40岁5例,41~50岁1例,51~60岁2例,病程6个月~1年4例,2~5年5例,5~l0年1例,11年以上1例。
1.2 对照组(西药组)10例,其中女6例,男4例,年龄20~30岁6例,31~40岁4例,病程6个月~1年4例,2~5年4例,6~10年1例,11年以上1例。
2.治疗方法
2.1 针刀组:
2.1.1 定位:
A组:T3~4连线中间处作一点,通过这一点作一垂直于脊柱纵轴线的横线,并从该点沿此横线向两侧各旁开3寸为进针点。
B组:T6~8棘突连线中点,左右各旁开1.5寸为进针点。
C组:足三里、内关、中脘、膻中为进针点。
2.1.2 方法:先俯卧位,充分暴露胸背部施术部的区域,皮肤常规消毒后,铺无菌洞巾,选用汉章4号针刀。之后让患者仰卧位,暴露胸腹部。
A点进针:刀口线和背部皮肤呈80°夹角刺入,深部达肋骨背面;
B点进针: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针体与背部皮肤平面垂直刺入1cm,纵行剥离2~3下,速度宜快。
C点进针:中脘穴:针体与进针点部位皮肤平面垂直刺入0.4cm。纵行剥离2~3下,速度宜快。
膻中穴: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针尖向下刺入0.3cm,纵行剥离2~3下,速度宜快。
内关穴:刀口线与肌腱平行,针体与进针点平面垂直刺入0.5~1cm,纵行剥离2~3下,速度宜快。
足三里穴:刀口线与下肢纵轴平行,针体与皮肤平面垂直,刺入2.5~4cm,横行剥离2~3下,速度宜快。
术后用创可贴贴敷针眼。
2.1.3 手法治疗:
用胸推手法:患者俯卧治疗床,医生右手握拳,食指和中指关节扣在患椎棘突上,左手握住自己右手的腕部,令患者吸气,当吸气到最大限度时,医生突然将中、食指的掌指关节平衡下压,速度要快,此时可有震动感或弹响声,手法结束。
2.2 对照组:
应用镇静剂,如鲁米那、安定等,饮前口服2%利多卡因30~60ml或吞服硝酸甘油0.3~0.6mg以缓解痉挛。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20天为一个疗程,中间休息3~4天再进行第二疗程,最多进行3个疗程,若无效采取其它办法治疗。
3.疗效分析
3.1 疗效标准
治愈:饮食如常,无吞咽困难,食物反流及胸骨后疼痛症状消失,钡剂能顺利通过贲门部,随访2~3年未见复发者。
显效:吃干的食物需流质类食物送下,但无食物反流,胸骨后疼痛。钡剂通过贲门较缓慢,随访2年未见加重者。
好转:只能饮半流质食物,速度略快时,出现吞咽困难,有时可出现食物反流,钡剂不能全部通过贲门部,随访1~2年内有复发或加重者。
无效:症状与治疗前完全一样。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11例,经治疗后临床治愈5例,显效3例,好转2例,无效l例。
对照组10例,经治疗显效4例。好转3例,无效3例。经统计学处理P<0.001,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病程的长短对疗效有明显关系,属于正比关系。病程短,疗效佳,病程长,疗效差。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如此。
随访结果,在治疗组10例和对照组7例有效患者中,经过1~4年的随访,由于各种原因,如情绪、饮食、嗜好等而复发者,分别做了扩张疗法和手术疗法。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而疗效巩固最长的是治疗组,经统计学处理P<0.001。
4.讨论
贲门失弛缓症,是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致使食道下端及贲门部位功能障碍所造成。临床所见,此病因情绪所致者占多数。患者病情变化随情绪的改变而变化,贲门失弛缓以致食管扩张,食道张力和蠕动减弱,食物反流等症状,是由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目前认为长短呼吸能提高迷走神经(由副交感神经组成兴奋性,而肺脏的功能活动又主要受从脊髓T1~4节段发出的交感神经支配,故选取T3~4为治疗点能使贲门松弛。T8~9支配胃丛神经,通过刺激直接作用到胃的平滑肌和腺体,促进蠕动,加强张力)。
当针刀治疗T6~8后,X线钡剂观察,钡剂能顺利通过贲门而进入胃中,加中脘、膻中、内关、足三里穴,钡剂通过贲门部更快。
胃肠功能活动受到来自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的双重支配。迷走神经以兴奋为主,而交感神经则以抑制为主。目前认为针刀刺激内关、足三里时,其感应传达到下丘脑植物神经较高级中枢中,进而调节胃贲门部功能,其功能是通过下丘脑——迷走神经传导到胃。
中脘为胃之募穴,腑之会穴,以启膈开胃,化痰散结;膻中为气之会穴,亦称上气海,取之以宽胸理气,二穴相配,使上、中焦之气得通,可促进迷走神经兴奋,使贲门弛缓。
针刀在进入人体时是一种针的理念。当它刺入人体不去发挥它的切开、剥离等刀的作用的时候,它发挥的就是一种针的作用。
但笔者体会,它比针灸针作用更大更强,因为它有刀刃,比针灸针略粗,所以它对人体刺激效应更大。针刀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收到了比针灸针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操作中必须细心,使刀口始终以限定深度为依据进行活动,切不可向深部刺入,以免损伤重要脏器、神经和血管。
  • 上一个学术教学:
  • 下一个学术教学:
  •  
    版权所有: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培训学校  京ICP备19014186号
    咨询电话:400-6666-810 / 010-80725466 /80725478 / 52573160     传真:010-64124241  Email:790855106@qq.com
    地址:北京针刀总医院内(昌平区天通苑西三区26号楼16门) 邮编:102218